近半年來分紅保單的資訊時不時躍上版面,隨著愈來愈多的討論,民眾是否也在思考「我會不會也需要一張分紅保單」呢?若在人身保障外,還希望有機會分享投保保險公司的紅利盈餘,或許可以花一些時間評估這類保單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分紅保單是壽險公司銷售的一種壽險商品,特色是「具有紅利分配機制」。透過「分紅保單區隔資產」的運作,保戶除可獲得壽險保障外,保險公司會依條款約定之可分配紅利盈餘分配比率及分紅保險業務實際經營狀況,分配給要保人,讓保戶有機會參與保險公司經營分紅保單之績效。
分紅保單是壽險商品,保單紅利也絕不是保證給付。保單紅利的多寡會受到保險公司分紅保單經營成果、投資報酬率、死亡率與費用率等因素影響,故即便過去幾年保戶都有分配到紅利,未來仍可能因種種原因而分配到較少紅利,甚至為零。
目前台灣有七家壽險公司銷售分紅保單,商品內容雖然有些微差別,但都適合追求「穩健」與「長期保障」的族群。尤其兩種投保人更可以考慮分紅保單,第一種,想透過保險兼顧風險保障與資產的保戶;第二種,想安排中長期財務計畫的保戶。所以,若民眾對資金流動性要求高,或期望短期內獲利,分紅保單可能就不太合適。
在考慮過後、下手購買前,民眾還有幾個重點需要注意,首先要確認需求:除保單的繳費年期、保額、保費、幣別等基本資訊外,還可以考量這張保單的規劃目標是要保障外為自己創造每年可能的分紅小確幸?還是為剛出生的孩子投保,讓他未來的保障也有分紅的機會?如果是小資族或是新手爸媽,也可以趁著領年終或績效獎金時購買短年期的分紅保單,如法巴人壽的「鴻運雙享」、「鴻運金喜」都是只須繳費兩年的台幣保單,較無長年期固定繳費壓力或承受外幣保單之匯率風險。
再來,需留意保戶紅利占可分配紅利盈餘的比率:法律規定「可分配紅利盈餘」分配給保戶比率不得少於70%。舉法巴人壽為例,目前所有的分紅保單都是85%。最後要了解解約與相關條款:購買前詳細閱讀各種銷售文件內容,投保後解約或不繼續繳費可能對保戶造成不利影響,務必謹慎評估。
分紅保單是一種有雙重目的的保險商品,既能提供人生保障,又能參與紅利分配之機會;然您還是最了解自己需求的人,在與專業保險顧問充分討論前應先評估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才能在選擇保險商品時做出最好的判斷。
如欲閱讀完整內容,請至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77/8974837?from=edn_subcatelist_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