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經濟動盪加上通膨風險,雙薪家庭已是常態,一家之主除努力賺錢,更要照顧好自己,同時提前規劃未來的退休生活。趁著父親節提醒爸爸們好好檢視個人保單,將不足的保障及自身需求補齊,為自己與家庭強化安全防護網。
因應各年齡層的保障及風險不同,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爸爸,檢視保障缺口重點大不同,新手爸爸(25至34歲)首重定期壽險,實支實付、1年期疾病醫療險、傷害險等也很重要,初為人父因事業剛起步,除養兒育女的生活開銷,可能另有房貸、車貸等壓力,在預算有限下可選擇投保高保障的定期壽險、實支實付醫療險、1年期疾病醫療險及傷害險。定期壽險的特性是以最少的保費,買到最大的保障,將人生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三明治族爸爸(35至49歲)則需補強終身醫療保障,重大傷病險、長期美元保單等亦是規劃重點,該階段在職場已累積相當資歷,處於重大責任時期,上有長輩、下有孩子需照顧,除補強醫療保障的不足,也該考量高齡社會帶來的長壽風險,建議透過長年期分期規劃美元保單累積資產,漸進式的布局二、三十年後的退休生活準備。
熟齡族爸爸(50至70歲)保障重點則為終身長照險及年金險,長壽不代表健康,當長照風險來臨,龐大醫療費用足以侵蝕家庭經濟,長照險則可適時轉嫁。考量少子化及家庭結構改變,未來政府提供的年金給付也可能變少,事先規劃年金險或月配息保單,創造未來穩定現金流,補強退休所得替代率,預先打造優質享退生活。
養兒防老時代已過去,建議所有爸爸們為生活打拚之際,別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做好健康管理,更要補足保障缺口,許自己及家人一個安心無憂的未來。
如欲閱讀完整內容,請至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77/8900034?from=edn_subcatelist_cate